今天上午是本世紀時間最長一次的日全食,台灣可以觀看到五十多年來來遮蔽面積最大的一次日偏食。




  維尼熊主任一早就架好天文望眼鏡,並吆喝大家共相這場天文盛事。




  為了紀錄這難得的天文奇景,維尼熊主任也準備了許多器具。




  八點開始,高掛天空的艷陽開始缺角,漸漸便成上弦月一般。




  當太陽、月球及地球連成一線,這時月球剛好遮掩了太陽的光球,這樣便形成一次日食。日全食的過程可以分為:初虧、食既、食甚、生光、復圓五個階段,這次觀賞到的偏食,只有初虧、食甚和復圓這三個階段而已。




  由於不可以直接以肉眼觀測日偏食,因此需要具有遮光效果的各種器材,除了專門的觀測眼鏡外,曝光過的底片、深色的電焊玻璃或是三點五磁片也是種選擇。




  用不同的遮光器材拍攝出的效果也有些不同。




  當大家看的正高興時,突然有學生問道:「究竟應該是日『食』?還是日『蝕』?」
  



  就中文的角度而言,「日食」或「日蝕」兩者是相通的,其實是都可以。




  但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館長邱國光表示,古書中包括詩經、春秋、左傳等,凡提到「日食」均作「食」,直到清朝才莫名被改為「蝕」,且國立編譯館發行的「天文學名詞」一書,也明確表示「日食」才是正確用法。




  雖然中文是相通的,但由於這是天文領域,因此還是要尊重人家的專業才好,目前無論是新聞還是文章,可發現大家都是寫作「日食」。




  不管怎麼樣,這次的日偏食的確是個很棒的經驗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