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會時的受傷率遠比平常時間高出許多,因此護理師特別請來三位小護士協助幫忙,但平時不常運動的孩子,一旦在運動會死命的爭取成績時,受傷的不提,光是昏倒的就足夠讓這幾位醫護人員忙不過來了。
  (我開始強烈懷疑,該不會是因為這幾位小護士太漂亮了,所以學生故意找機會要來接近她們吧!)




  我國學生的體能確實拉警報了!臺灣國中生的體能相較於鄰近國家比起來明顯的落後許多,而且臺灣學生的體重呈現兩極,不是過重就是過輕。




  以往的對於運動員的觀念不外乎四肢簡單、頭腦發達,但根據國外研究顯示,喜歡活動、體能好的孩子,創造性高,也較聰明靈巧。




  但孩子在學校的課業幾乎都偏向靜態,就算放學後也偏重靜態活動,包括看電視、打電腦或寫功課,目前的都市環境也不是十分適合學生出外遊玩,除了擔心社會治安不良,運動空間也明顯不足,於是,孩子除了上學之外,大部分時間都被關在家裡,少有外出活動的機會。




  在缺乏活動空間的環境之下,都會區學校要如何提升學生體能呢?教育部呼籲學校將「早自習」改成早晨活動時間,還要求學校教師每堂課準時下課,一下課就將孩子「趕出教室」,鼓勵學生到教室外走動。尤其鼓勵學生回家後不要坐著看電視、打電腦,每天多動一小時,至少要走六千步,這個立意聽起來不錯,但目前在國中階段好像還沒有實施就是了。




  有了萬全準備及預防措施,也可能有意外發生運動傷害的機會。根據國外物理治療師的研究報告,運動傷害發生後,越早實行「RICE」急救者,其復原時間較短,癒後肌肉恢復的力量也越接近原有的強度。
  何謂「RICE」?就是休息(Rest)、冰敷(Ice)、壓迫(Compression)和抬高(Elevation)四大原則。運動傷害發生後,立刻休息平躺於舒適平台上,找到彈性繃帶包紮患部,並且以冰敷包置於繃帶上,使其高度超過心臟,這樣就是簡單急救基本步驟。




  有了以上概念,還需要瞭解冰敷的計數與壓迫所需注意的事項,或許有一天可以派上用場自救救人。常用的冰敷方法是將冰塊、冰水袋或含有特殊化學物品的冰敷袋,直接覆蓋在皮膚表面。通常冰敷時間是受傷種類與嚴重程度而定,一般每次冰敷時間為十五分鐘,休息十到二十分鐘,再繼續冰敷。如此間歇性冰敷至少維持二十四到四十八小時以上,至急性期紅腫熱痛發炎反應消除為止。
  壓迫的方法可以利用浸過冰水的彈性繃帶做壓迫性包紮:將患者附近之關節保持在適中位置,繃帶由腳底末端以露出腳趾為原則,成環形斜斜往上八字形包紮法。給予壓力由遠心端至近心端逐漸減少,以促進血液回流。不可太鬆,否則無法達到壓迫或限制患部活動的效果;也不能太緊,腳趾頭若出現麻痛腫脹或發紫的現象,表示太緊妨害血液循環,需要再重新包紮。對於這項急救原則在施行或練習過程中有所疑問,可以請教合格領有執照的物理治療師,將可以提供您更進一步詳細正確的方法。

        資料來源:網路醫學苑健康世界-運動傷害的預防與急救原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