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塢裡桃花庵 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 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 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復日 花開花落年復年
但願老死花酒間 不願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顯者事 酒盞花枝隱士緣
若將顯者比隱士 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花酒比車馬 彼何碌碌我何閒
別人笑我太瘋顛 我笑別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傑墓 無花無酒鋤作田

                        唐寅-桃花庵歌




  鬼月才剛開始沒多久,放學時驚見蔣先生莫名其妙的靠在柱子上,還以為他老人家來視察學校業務了呢!原來是教育局請校長大人立正說明為什麼沒把學校的蔣先生給請下來,然後要求改善,於是乎蔣先生就這樣出現在穿堂中目送學生放學了。
  奇怪!我在學校好一陣子了,怎麼不知道原來蔣先生掛在哪裡啊?問了不少同事,竟然沒有一個知道,俗話說:「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原來蔣先生一直掛在學務處中庭的牆壁上……
  想想教育局也真夠厲害的!




  教育局要處理的問題一大堆,攸關學生權益的絕對是擺在最前面,但有些問題也值得深思,譬如請蔣先生離開校園這件事,撇開政治因素不提,早期的教育都一再訓示學生:蔣公是民族救星之類的,因此處處可見樹立的銅像及相片,這種教育被批評是強迫灌輸;目前綠綠黨一再告訴百姓:蔣先生是屠殺台灣人的元兇,因此要把銅像及相片通通撤除,這彷彿又是另一種的強迫灌輸。
  難道好人就絕對不會犯錯?而壞人就不能夠做善事?世界上的人不是只有好人跟壞人而已,感覺上價值觀只剩下非黑即白的二分法而已,站在教育的角度來談,各人都擁有對蔣先生的不同觀點,而學校應該做的是將蔣先生的歷史作客觀的描述,剩下的,就是學生的自我價值判斷了。
  這種價值判斷其實也出現在國文科,也就是文言文與白話文之爭,有人認為文言文是「數千年沉澱累積下來的結晶,正是中國文學美的象徵」,因此主張文言文,有人認為「人,無法脫離時代而獨活,要在文化脈絡下寫作才會進步」,因此主張白話文。
  套句史提芬周的話:「爭什麼爭,把兩樣摻在一起做瀨尿牛丸不就得了,笨蛋!」
  從文言文中學習文字的精髓,在白話文裡發現溝通的奧妙,這不是很棒的一件事嗎?除此之外,我們國中課本裡面還收錄了不少原住民、閩南語及翻譯文章,這樣的多元學習應該比二元式為佳吧!




  目前國中課本的文言與白話比例已漸漸取得平衡,但去除文言的聲浪卻始終不曾停息,主張全部改成白話文的理由不外乎:現代人用不到文言文,因此不用浪份時間學習!
  照這種推論下去,數學也不用學加減乘除,因為有計算機就可以了。
  做人不要拘泥過去,要放眼未來,所以歷史也不用上。
  學什麼地理!買一台衛星導航就解決問題了。
  長大後又不當藝術家,音樂及美術就省省吧!
  至於英文,又沒有移民的打算,只要死守台灣就可以了。
  只要有肉吃就好了,搞不清楚牠的細胞也沒關係,生物就免了。
  感覺上,應該所有的科目都沒有必要了。




  要拆蔣先生我是不反對啦!只不過與其花這樣的錢,建議可不可以用在清寒學生的補助上,這樣應該更有價值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